您当前位置是: 首页> 品牌故事> 欧莱雅 全世界美丽的多样化

欧莱雅 全世界美丽的多样化

 

  欧莱雅是知名度最高、历史最为悠久的大众化妆品品牌之一,主要生产染发护发、彩妆及护肤产品,它的出众品质一直倍受全球爱美女性的青睐。欧莱雅在整个20世纪中的发展史,是日化工业发展史上很有代表性的一部分。巴黎欧莱雅拥有骄人的产品研发背景,一流的药学试验室及皮肤学中心,遍布全球的研究测试中心,使其不断推出适应全球消费者不同需要的优质科研产品。

  集团简介

  1、总体介绍

  欧莱雅集团是世界著名的化妆品  欧莱雅专柜生产厂商,创立于1909年。现在的各类化妆品畅销全世界,广受欢迎。除化妆品以外,该集团还经营高档的消费品,并从事制药和皮肤病研究。

  化妆品、染发用具、护肤品、防晒用品、彩妆、淡香水和香水、皮肤病研究、制药,高档消费品。

  1996年欧莱雅集团收购美宝莲。该举动宣告了科技创新将与彩妆权威更完美的溶合在一起。6月,美宝莲由曼斐斯迁至世界时尚之都纽约。美宝莲纽约诞生了!以突破性的专利技术,美宝莲公司推出了新开发的妍彩系列产品,包括:唇部彩妆、眼部彩妆及遮瑕产品。

  欧莱雅在中国的商务始于1966年设立在香港的经销处。事实上,该公司1933年就曾对广州、上海、北京等大城市进行过市场调查。

  1996年,欧莱雅公司和苏州医学院合作成立了苏州欧莱雅有限公司,同年又在苏州建立了第一家化妆品生产厂家,专门生产美宝莲系列产品。两年后,第二家生产厂家在苏州建立,生产巴黎欧莱雅系列产品。

  1997年,欧莱雅公司在上海创办了中国总代表处,负责在中国经销欧莱雅公司各类产品,目前已在50多个城市开办了几百个销售点。

  2003年12月10日,欧莱雅中国以一个对外保密的价格,全资拿下了与之谈判4年的“小护士”品牌。所获包括“小护士”品牌、除了创始人李志达之外的所有管理团队、所有销售网点以及位于湖北省宜昌一生产基地等。欧莱雅的中国此举,是为了借助一个我国本土成熟低端品牌,完善其在中国竭力打造的品牌金字塔的塔基部分。

  时间2004年1月26日下午,欧莱雅集团宣布已经和科蒂集团签定协议,收购其旗下的品牌羽西。

  欧莱雅公司邀请了华裔电影明星巩俐作为其在大中华区的形象代表,成功打开中国市场。

  企业文化

  1、发现企业家文化

  其实,“未来企业家”是欧莱雅自创始以来恒定的员工培养目标。

  1996年底,第一次来神秘的东方古国的欧莱雅中国区总裁盖保罗,就公开宣称要启动一场豪赌:“从一开始,我就把赌注都放在了中国人身上。在中国经营生意,最好的人选应该是中国经理人。”

  他赌对了。

  2005年4月,一场更大的赌注拉开了帷幕。欧莱雅全球主管人力资源副总裁司天利、时任亚洲区总裁裴天瑞、中国区总裁盖保罗三大巨头齐聚上海,参加欧莱雅亚洲区培训中心的揭幕剪彩仪式,如此重视程度甚至盖过了欧莱雅旗下品牌进入中国的剪彩仪式。

  两场豪赌,其实出自同一个理由:欧莱雅的员工培养目标是“未来企业家”。

  2、寻找“挑战者”

  勇于甚至喜欢接受挑战,是未来企业家的首要禀性。

  “让所有人去寻找能承续欧莱雅激情和勇于挑战的人,帮助他们融入欧莱雅,教他们怎么经营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,并把他们培养成为最好的挑战者。过一两年,这批新鲜血液就会给各个部门带来新的生机。”盖保罗进一步阐释了 “挑战”为什么会成为欧莱雅员工培养系统的第一个关键词。

  3、“挑战者”的责任:

  4月10日,飞往法国的班机上,陈义如、陈许佳和尧淑玲三位中科大在读硕士生踏上了一项特殊“面试”的征途。

  前方:巴黎,欧莱雅全球总裁和副总裁,德国、加拿大、土耳其等全球七个赛区的冠军队伍,如此阵仗只因为一次特殊的面试——“2006欧莱雅全球在线商业策略竞赛”总决赛。

  4、开拓晋升渠道

  欧莱雅的一位副总裁曾说过:年轻员工一开始经历略少,我们就培养他做驾驶小船的船长;经验丰富些了,我们就培养他做军舰的舰长,一直到经理、总裁……

  5、纵向:年轻员工“蹦极跳”

  作为“校园市场策划大赛”中国赛区的第一届冠军选手,Ivy也许没有想到,随着自己每年一次的晋升,5年之后竟会成为欧莱雅集团的一个著名品牌的市场经理。而这一品牌和部门在5年前并不存在,当时自己也还是一个大学生。

  6、横向:轮岗点燃职业激情

  与Ivy纵向“蹦极跳”的方式不同,大众化妆品部物流总监Sophie则是横向轮岗的典型。

  很早就听说在欧莱雅法国总部,员工的平均工龄长达14年之久。俗话说“时间会消磨掉所有的激情”,对这位已经在欧莱雅(中国)工作7年的老员工(欧莱雅进入中国仅仅九年时间),我们想看看她是否还保持着欧莱雅招牌式的激情,一并听听她的传奇故事。

  7、交错:“职位随人走”的机制

  在采访过程中,Sophie的老板来找她了,谈的主题又是给她换工作!这距离她担任物流总监还不到一年。与以往不同,这次是Sophie由于家庭的原因,主动提出希望去北京工作,而北京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职位,怎么办?创造职位!这就是欧莱雅“职位随人走”的机制,新创造一个职位给你,具体的工作内容就是你目前的工作和希望从事的新工作的合集。 欧莱雅非常尊重员工的自我意向和爱好,充分发掘员工最擅长的能力,并给予最大限度的信任,为员工的职业发展提供机会。 塔尖:高层人员的全球通行证 事实上,善于用多元化的人才,是欧莱雅公司企业文化中深入骨髓的一项。欧莱雅集团拥有18个国际知名大品牌,这些品牌来自全球各地,产品的研发、制造也都不尽相同。而在经营上,欧莱雅更是标准的全球化策略,这些都需要全球化、多元化人才的支持。

  8、设计个性化通路

  “条条道路通罗马”。但在通向未来企业家的道上,对于选择哪一条发展线路,欧莱雅的员工和老板之间有一种默契。

  Ivy的4次提升都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来的。她说:“每当我做一件事情感觉比较游刃有余的时候,新的挑战就来了。”

  Sophie的回答也如出一辙。那么这种默契是如何形成的呢?

  9、开展职业对话

  乐雅女士认为,公司一年两次的考核与评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一次是在每年的年中关于职业发展的对话。这主要是员工与自己的直接上司谈现在的工作状况,未来希望往什么方向发展,哪些能力还需要提升等。另外一次就是年末的考核,这次是对一年业绩的考核,看本年工作完成得如何,下一年度目标是什么等。然后,公司不仅会根据员工的发展要求安排相关的培训项目,还会在工作内容的分配上配合员工的能力提升,给员工安排更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任务。

  10、发展的适时跟踪

  为了关注每一位欧莱雅员工的发展,在欧莱雅还设有一个专门的职位,叫做“职业发展经理”。它的职责就是从员工一进入公司就开始对他们进行跟踪,关注他们的成长,为公司选拔、任用优秀的员工进行重点培训,并提供信息。

  11、配合“按需培训”

  从新员工到“未来企业家”,欧莱雅的员工从不缺“营养”。欧莱雅的培训体系非常严密,从新员工培训,到专业技能与管理才能培训,到海外培训,以及在工作实践中培养领导人,环环相扣,步步为营。

  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,人事部门通过跟每个员工上级的沟通,来制定针对他的培训计划。员工绩效评估时,只要员工认为其工作与任务需要培训,就可以主动向上级提出培训的要求。为了提高员工技能与管理能力,适应工作挑战,公司会根据需要及时安排员工去参加培训。

  12、“发现之旅”入职培训

  对于新员工,首先就是为期半个月的“发现之旅”入职培训,在这个过程中密集性地汲取基本的行业知识和商业理念,全方位地了解公司的历史文化、业务流程、组织结构、时尚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、商业运作的基础知识和理念,了解欧莱雅对品质和质量的严格要求,体会在欧莱雅团队合作互相协作的工作方式。而在履新之后,导师的辅导就将开始。

  13、年轻经理的定制培训

  员工走上管理岗位后,管理才能方面的培训接踵而至。在中国,欧莱雅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等合作,为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提供在职MBA课程及其他课程教育,为年轻的中国经理定制长期职业发展计划,将他们塑造成欧莱雅未来的高级管理人才。还通过与著名咨询公司的合作,为欧莱雅的年轻经理们度身定造如领导艺术、高效团队、时间管理等课程。

  14、全球管理的国际化培训

  2005年4月15日,欧莱雅亚洲管理发展培训中心由新加坡迁至上海,这意味着中国员工有近水楼台的优势,在自己的家门口与亚洲其他国家经理人进行交流,分享经验,拓展国际化视野,提高竞争力。

  15、救援“溺水者”

  “马有失蹄,人有失足”,欧莱雅虽然鼓励员工大胆挑战,但如果风浪太大,年轻的船长下海游不起来,溺水了,不敢再下水,那岂不永远也成不了未来企业家?欧莱雅自有一套救援“溺水者”的办法和机制。

  16、“导师制”的传教

  对于新招聘的员工,欧莱雅启动了一个为期2年的融入计划,在这两年内对新员工进行紧密跟踪,了解工作的进展,并根据员工的需要提供各方面的帮助,使其尽快融入公司。其中“导师制”一项非常有特色的项目。

  欧莱雅一直以来的传统是,对新员工给予多一些的关注和保护,员工的成长也是领导的业绩考核之一。

  17、“海滩救生员”的守护

  当一个新员工独立操作一个品牌时,欧莱雅的“海滩救生员”会在旁边看着并给予及时的指导。刚刚卸任的欧莱雅集团总裁欧文中就曾经说自己是最大的“救生员”。他说:“品牌管理是年轻人的游戏,所以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给予年轻人权力,以拥有国际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。

  18、犯错的“豁免权”

  如果员工真的犯了错误,欧莱雅的文化也是有足够的宽容的。甚至欧文中本人就是欧莱雅宽容文化的受益人。因此他在1988年成为欧莱雅董事长时,创立了一项政策,使员工可以犯错误,从失败中学习。并明言:“你必须给别人第二次机会。”。他是如此毫不避讳地对人讲述他的失败:

  该企业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(World Brand Lab)编制的2006年度《世界品牌500强》排行榜中名列第八十一,在《巴伦周刊》公布的2006年度全球100家大公司受尊重度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十八。

 

推荐阅读